3211.31亿!黄金十年青岛这样走“一带一路”……

2023-10-25 09:24:40 来源:  作者:

  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共建“一带一路”来到新的历史起点。

  近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圆满落下帷幕。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本届高峰论坛的举行备受世界瞩目。

  作为中国东部沿海重要城市,拥有着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青岛早已全身心融入到这场由中国倡议的“盛会”中,并取得了沉甸甸的成果。

  从“青岛智造”的机电产品在“一带一路”市场火热畅销,到“青岛制造”的雅万高铁全球瞩目;从累计开行中欧班列2900列,通达共建“一带一路”23个国家54个城市,到十年对共建国家进出口额从1140亿元增至3211.31亿元……亮眼数据的背后,是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青岛贡献”。

  十年,青岛聚焦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积极嵌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不断提升互联互通水平,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开拓出一条互利共赢的开放之路。

  脉搏强劲!青岛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青岛与“一带一路”有很深的历史渊源。1600年前的东晋高僧法显,经陆上丝绸之路,赴古印度寻求真经,10年之后沿海上丝绸之路,最终北上登陆青岛,归国后写成《佛国记》,留下了关于“一带一路”的珍贵历史印记。同时,19世纪70年代,德国一地理学家在其著作《中国》一书,提出了“丝绸之路”的表述,指出青岛胶州湾这“是进入整个中国市场的一扇门户”。

  一端连着历史,一端指向未来。青岛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的“双定位”城市,沿着这条路,青岛不断打开了合作之路、发展之路、共赢之路。

  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政策赋能、搭建平台,青岛服务和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联动合力持续增强。青岛在全省率先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全市50个部门单位组成的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十四五”“一带一路”建设规划》及三年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组织实施《更好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夯实制度保障基础。

  同时,青岛持续扩大国际朋友圈,拓展渠道、搭建平台、扩大影响。近年来,青岛承办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第二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首届“中国+中亚五国”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等高规格国际会议和外事活动。其中,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作为东亚海洋合作平台一项重要活动,已成为深度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载体。

  近几年,青岛国际友城数量由2013年的60个扩展至86个,增幅达43.3%,友好足迹遍及世界4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与31个共建国家42个城市结好,与上合组织12个国家15个城市建立友好关系或确立结好意向,上合组织国家友城数量增幅达333%,友城数量、质量均实现历史性突破。

  畅通“黄金通道”!大开放促大发展

  十年来,青岛不断深化与共建国家经贸、设施、金融、人文等多领域合作,推动形成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新格局,服务和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设施联通,“海陆空铁”全面提升。近年来,青岛中欧班列犹如一条条强劲有力的大“动脉”,将“青岛造”源源不断地运往“一带一路”国家地区。青岛累计开行中欧班列2900列,常态化开行31条线路,通达共建“一带一路”23个国家54个城市。

  山东港口青岛港开通国际集装箱航线近200条,较2013年增长65%。2022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567万标箱,较2013年增长65.4%。今年前三季度集装箱吞吐量2143万标箱,同比增长11.8%,居全国第4位。

  十年来,青岛辐射“一带一路”国际运输通道和物流服务网络持续拓展。2022年,青岛市以水路运输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3959亿元,较2013年增长95.9%;同期以铁路运输方式进出口95.7亿元,较2013年增长约8.5倍。

  经贸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据青岛海关统计,青岛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值从2013年的2159.8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4342亿元,年均增长8.1%。

  青岛实施全球招商计划,2018年以来,共吸引“一带一路”合作伙伴投资项目491个,实际利用外资11.3亿美元。今年以来,8个重点境外经贸合作区新增产值9.97亿美元,带动国内货物出口额5.89亿美元。十年来,青岛赴共建国家投资建设324家企业和项目,投资额99亿美元。

  今年以来,全市吸引“一带一路”外商投资项目65个,实际利用外资6976万美元。家电电子、橡胶轮胎等优势行业在俄罗斯、埃及、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国家布局建设一批产能合作基地。青岛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实际投资额1.44亿美元,8个重点境外经贸合作区新增产值9.45亿美元,带动国内货物出口额6.17亿美元。

  未来可期!奔赴下一个“金色十年”

  当下,依托上合示范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等“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青岛逐步成为国际产业链、供应链、贸易链、价值链交汇的枢纽节点。

  青岛立于开放,兴于开放,青岛市提出“六个城市定位”,其中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担当着进一步提升青岛开放水平的重任。“枢纽型”的城市发展导向,让青岛加快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同时也是青岛提升城市能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进路径。

  青岛拥有省内首座4F级国际性民航机场,通航城市145个。截至2022年,累计开通11条国际全货机航线,总数达14条,基本覆盖共建国家重要航空枢纽节点城市。机场货运通航点20个,较2013年增长81.8%。2022年实现货邮吞吐量22万吨,居全国第13位。

  近年来,青岛不断深化“RCEP机遇”,“链”起区域开放合作大格局,有效加深了亚洲经济体之间的经济链接,有力提振了亚洲区域贸易与投资信心。乘着RCEP东风,青岛也将不断迎来新一轮扩大开放的新风口。同时,青岛正在积极争取能源、农业、贸易等领域关键政策支持,以更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大道如砥,前路可期。青岛正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中,未来也必将走得更深更远。

  (来源:大众网记者 刘宇昕 青岛报道)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逯禹涵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