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烟台加快培育壮大海洋支柱产业 持续释放“蓝色引擎”澎湃动能

2024-01-29 11:35:44 来源: 水母网 作者:

  海洋蕴含着丰富的资源,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

  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圆满收官,烟台水产品牌叫响全国,海洋种业为现代渔业注入勃勃“芯”动力……2023年,烟台加快培育壮大海洋支柱产业,持续提升海洋综合管控能力,扎实推进海洋生态整治修复,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打造中国水产种业北方繁育基地

  去年,22.19万尾黄带拟鲹苗种在莱州成功繁育,实现了国内首次黄带拟鲹人工繁育和规模化苗种培育。

  “这意味着我国的深远海养殖,将会有一个新的养殖对象出现,基本上可以解决黄带拟鲹靠进口的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松林说。

  今年,22万多尾黄带拟鲹苗种将陆续进入养成阶段,预计实现产量超400吨。

“耕海1号”海洋牧场综合体。

(资料片) YMG全媒体记者 唐克 摄

  新品种的突破,让“蓝色牧场”有好种可用。近年来,烟台市按照装备工程化、技术精准化、生产集约化、管理智能化要求,大力实施水产种业提升行动,聚力打造全国北方重要水产苗种繁育基地。2023年,全市水产苗种产量突破4200亿单位,约占全国水产苗种产量的1/9,居全省首位。

  水产原良种供应能力不断提升。建成31处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其中,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6处,数量居全国地级市首位。获农业农村部批复中国水产种业育繁推一体化优势企业4家,占全国1/5;获省农业农村厅批复山东省水产种业领军企业10家,占全省1/3强。其中,刺参苗种产量超过250亿头,约占全国40%,占全省65%;贝类苗种产量超过3700亿粒,占全国10%强,占全省70%。全市已形成了“育-繁-推”一体化的水产种苗产业化发展大格局。

  科技创新是种业的生命力,烟台市在国内率先突破了海带、牙鲆、大菱鲆、半滑舌鳎、杂交扇贝和刺参等品种人工育苗技术,先后获批国家水产新品种23个,约占全国海水新品种的1/6,在全国示范推广应用。莱州明波水产公司在国内首次实现黄带拟鲹亲本培育和苗种规模化繁育;烟台经海渔业公司在国内率先开展“虹鳟鱼苗种中间养成、驯化和深远海养殖试验”;烟台市率先在全省开展深远海大规格鱼类苗种繁育基地建设,年培育大规格鱼类苗种1200万尾以上,有效解决深远海养殖大规格苗种供应问题,对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意义重大。

  “下一步,我市将科学规划种业发展区域布局,持续打造中国水产种业北方繁育基地。力争到2025年,年产各类水产苗种5000亿单位以上,产值达到50亿元,水产种业产量、产值达到全国领先水平。”烟台市海渔局副局长张益额表示。

  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圆满收官

  烟台因海而生,向海而兴。海洋是烟台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未来所在。

  2023年,是烟台市委建设海洋经济示范区三年行动方案的收官之年。“三年来,围绕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全市加快推进优势产业示范、潜力产业突破、科技创新强基、生态保护固本‘四大工程’,加快推进海洋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圆满完成示范区总体目标。”烟台市海渔局副局长宋贤成介绍。

  海洋优势产业实现提档升级。以海洋牧场为代表的现代渔业转型升级步伐逐渐加快,争创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20处,居全国地级市首位。海上风电产业装机容量突破190万千瓦,年发电量40亿度。海洋文旅产业强势复苏,加快建设总投资过千亿元的海上世界、芝罘仙境、崆峒胜境等一批重大项目,预计全年接待游客7800万人次。海洋交通运输成功获批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蓬莱东港区、栾家口港区、西港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 2023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4.8亿吨。

  海洋潜力产业实现突破发展。海上航空航天产业快速起势,东方航天港落地产业项目22个,全球最大固体火箭“引力一号”海上首飞成功,累计成功保障我国9次、48颗卫星海上发射任务。海工装备产业方面,交付了全国75%的半潜式钻井平台,培育海工装备领域规上企业30家、上下游配套企业300余家,产值突破260亿元。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方面,试剂级鱼胶原等3个产品完成产业化开发,产值突破200亿元。海水淡化产业能力建设实现新突破,全市建成项目27个,裕龙石化日产14万吨海水淡化厂一期建成,全市日产海水淡化能力突破14万吨。

  海洋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建成省级以上海洋类科创平台35家,培育海洋领域科技型领军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76家。入选泰山系列蓝色专项领军人才2人,位列全省第一。龙口(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批全省首个海洋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黄渤海新区黄石湾海洋经济区总部基地加快建设,入驻中俄海洋科技创新中心等产业链项目20个。

  八角湾、庙岛群岛海域获批国家级“美丽海湾”,南北长山岛群、大黑山岛、砣矶岛入选国家“和美海岛”,数量均居全省首位。全市入海排污口、人工渔港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如期完成,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达99%以上。成功举办中国烟台第五届海洋放鱼节公益活动,累计增殖放流水产苗种23亿单位。长岛国际零碳岛规划研究成果在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发布。

  烟台水产品牌叫响全国

  一份份烟台海鲜香飘全国,满足当地市民们的味蕾;一批批水产企业组团“走出去”,实现产销对接、长期合作。

  “烟台是全国优势水产品主产区,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水产品牌的培育打造,将其纳入烟台市质量强市建设行动方案等重要文件进行部署推动,培育形成了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烟台市海渔局副局长田坤介绍。

  去年,烟台市成功举办2023世界海参产业博览会,进一步擦亮了“世界海参产业博览会永久举办地”金字招牌。博览会期间,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烟台市“中国海产品预制菜之都”称号。

  烟台名优海产品全国巡展,组织20余家水产企业先后在重庆、西安、兰州、包头、西宁5个城市成功举办“鲜美烟台 好海好鲜”——2023烟台名优海产品宣传推介发布会,每场次参会采购商、代理商、销售商达500人以上,签订合作协议13份。组织部分骨干企业参加“好品山东”“鲁品进粤”等大型渔业品牌推广活动,进一步展示烟台市特色渔业和水产预制菜产品品牌。同时,不断拓宽品牌宣传广度,利用人流密集的机场、高铁、高速、城市公交等交通媒体,设置烟台海参等水产品牌宣传推介广告,提升水产品牌曝光率和知名度。

  烟台经海渔业远海冷水海鲈、远海冷水黑鲪2个水产品获批农业农村部特质农品,招远干贝和盐渍海参获批农业农村部名特优新农产品,烟台市特色水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富瀚海洋等7个企业产品入选第二批烟台市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2个入选品牌农业引领企业名录。截至目前,全市水产品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各1个,山东省著名商标14个、名牌产品11个,山东省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6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证明商标、保护登记35个。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乐斌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