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姜镛
文/图 半岛全媒体特派记者 王丽平
度过了两天风平浪静的晴好天气,4月5日,海面改变了以往温和的面容,开始发起了“脾气”。从最初的清风微波,在后来的大浪席卷,浪高3米。由于“海洋地质九号”的船长柏玮在两天前就预告了不良天气将至,所以科考人员此前利用晴好天气,抓紧时间将大部分设备完成布放,并在恶劣天气来临前成功收回。
风浪里船在打“寒战”
4月4日,“海九”三楼的公告栏内多了一则“大风预警”,给原本平静的船舱增加了些许紧张的气氛。
预警公告显示,4日20时至5日20时,南海北部海域将有6~7级、阵风8级的偏北风到东北风,浪高3米左右。请全体人员非工作原因尽量避免走出生活区,尤其是晚上时间段,各人注意房间易移动物品固定,通往生活区外的所有水密门窗保持关闭,各部门检查移动货物绑扎系固。
这是本次海试以来遇到的最大风浪天气。
4月4日下午,已经感受到船身比此前晃动幅度大了,海面上的浪花也汹涌起来。大副告诉记者,此时浪高有1米。
4月5日,凌晨3点20分记者被晃醒,明显感觉到船的起伏更大了。屋内的门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船体被海浪咣当咣当地撞击着,窗外传来呼呼的风声。此时,躺在床上就像躺在跷跷板上。这期间,船体不间断地发生颤抖,就像人在打寒战。
早晨起床后,人已经站不稳了,需要做好随时扶墙的准备。洗手间内,放在台子上的洗漱用品散落一地。由于第一次遇到这么大风浪,记者又出现了晕船反应,头晕目眩,胃里翻江倒海,即使看到餐厅的美味也没了胃口,只能吃点面条。坐在椅子上写稿,身体就像一端固定的弹簧,上半身随着船体起伏不停晃动。
海浪如城墙迎面扑来
在轮机长的陪同下,记者来到后甲板。一开舱门,迎面就看到城墙一样的涌浪瞬间升起,似乎要扑面而来,船尾的红旗在不断翻飞。船体在大幅度起伏,船尾下降,大浪泛起;船尾上升,大浪落下,远处的海平面在上下跳动,人就像在游乐场坐海盗船一样,但身临实境,感觉更加惊险。
在这里,能最直观地感受到海浪的力量,如同排山倒海一样在眼前升起落下,让人心生恐惧。
轮机长不允许记者再往前走了,只能在舱门口短暂观望。
随后,记者上到驾驶台,三副和水手正在主操控台前驾驶“海九”。三副告诉记者,我们正以船速10节、航向北偏西行进,也就是向近岸行驶,因为近岸水较浅,海浪会小很多。我们所在的区域水深是500米左右,而昨天科研人员作业的区域水深达1600米左右。
我们的驾驶室在六层,透过驾驶室前方的舷窗向下看,阵阵海浪不时砸向船头,拍打在舷窗玻璃上,同时,还不时传来海浪拍打船体的“咚咚”巨响。此时,记者真切感受到自身的渺小和大自然无穷的力量。
斗风浪船长面授“秘诀”
在海上遭遇大风,该如何行船保证安全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找到了船长柏玮。
“降低船速、偏顶浪、近岸航行。”这是有17年行船经验的柏玮告诉记者的行船要领。
柏玮介绍,如果预先知道有风浪,而且风浪超过我船的抗风等级,就会提前找附近的锚地躲避,或者提前驶离风浪大的区域。如果突然遭遇大风浪,一般要选择滞航,把定航向,维持舵效,以20度到30度舷角顶风最小速度航行。
“或保持不动,或者慢速行驶,或者加速驶离此区域。”柏玮说,这就要根据经验来判断。最关键的是不能强行掉头,此时掉头非常危险,船体会有侧翻的可能,就像在大风中撑伞一样,要顶风站立,而不能顺风撑伞。
大浪涌来,船体被顶上天空,海平面从视线里消失了
其实,当天遇到的风浪在柏玮看来都是小风小浪。柏玮回忆,他遇到过最大的风浪是10到11级,当时船上所有人都穿上了救生衣,倾斜仪显示船体已经倾斜20到30度。一般倾斜15度就算比较危险,当天“海九”船上的倾斜仪显示倾斜角度在5到10度。
当记者表示还是有点紧张时,柏玮笑了笑,安慰道:“没事没事。”
虽然脸上很轻松,但在与记者说话的这段时间里,柏玮的眼睛却一边盯着墙上的屏幕,一边不时看向桌上的电脑,电脑上有个文件夹,里面储存着航行以来每天的天气预报和风浪数据截图。他告诉记者,在海上需要时刻关注气象变化。
除了保持平稳航行,在遭遇大风浪时,对“海九”来说,另一个关键环节是动力。
轮机长赵玉文介绍,处于恶劣条件下,对轮机组的压力很大。因为一旦动力停止,船就会随波逐流,这相当危险,万一碰到其他船,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海九”上配有5台发电机,在不作业状态下,1台发电机就可以保证船正常运行,在作业情况下可以使用两台。其他为备用发电机,万一某台发电机突然故障,备用发电机会迅速启用。
凌晨5点半无人船平安归来
海试作业中,最不想遇到的就是大风浪,但这不可避免,只能随机应变。
在两天前,首席科学家杨源就预告大家4月5日会有大风浪,不利于海试,所以,利用两天时间,他提前对需要海试的设备进行周密部署。
4月3日,早晨7点半,三层后甲板上,科考人员已经将“深拖”布放完成,8点进行了一次回收。“深拖”是一种利用声波在距离海底50米至200米的深度上进行探测的设备。
通过第一次传回来的数据,科考人员对“深拖”进行了一系列调试,当天上午9点半,“深拖”再次入水,剩下的时间就是凭借它在海底采集数据了。
晚10点,经过一天的数据记录,“深拖”完成此次试验任务,被科考人员成功回收。
4月4日,凌晨,完成超短基线深水校准试验;早7点半,科考人员将此前布放的着陆器回收,8点半回收完成;9点半,下放海底沉积物多参数探针及布放系统,下午1点成功回收。
紧接着,深海可移动平台安装调试;为节省时间,科考人员现场决定去往水深1200米处开展一个站位的温盐深测量……由于海况越来越差,已不适合继续作业,但此前布放的无人船还未回收,由于夜间视线不良,决定5日一早去往无人船所在位置展开回收作业。
4月5日凌晨5点,天刚蒙蒙亮,科考人员就已经在后甲板集合,经过首席科学家和船长现场商议,决定调整船舶方向,大船在迎风区,小船在其背后,利用大船“保护”小船的方式,最大限度减小无人船的晃动,降低无人船的风险。
无人船被成功收回
即便如此,无人船在起吊回收的过程中依然剧烈摇摆,科考人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花费半个来小时才将其安全回收至“海九”甲板上,整个过程可谓惊心动魄。
为了确保船舶和海试设备安全,船长和首席科学家决定,船舶当天驶往浅水区避风。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姜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