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婷婷
21世纪是全世界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扩大海洋产业、发展海洋经济的新时期,是全球和平利用和全面管理海洋的新时代。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海洋经济已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山东省日照市作为海洋特色新兴城市,具备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优势条件。
海洋经济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日照市充分发挥沿海优势,抢抓“一带一路”倡议机遇,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基本形成了以海洋交通运输业、临港工业、海洋渔业、滨海旅游、海洋新兴产业等为主的海洋产业体系。2015年实现海洋主要产业总产值1023亿元,增加值447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60%。
海洋交通运输业迈上新台阶。2015年,全市完成港口建设投资43.27亿元,新建30万吨原油码头等生产性泊位3个,新增吞吐能力1480万吨。至2015年年底,全市生产性泊位达到62个,年通过能力2亿吨,其中万吨以上泊位52个。全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3.61 亿吨,居全国沿海港口第八位。
临港工业规模不断壮大。依托港口大力培植钢铁、能源、浆纸、粮油加工、液体化工、木制品加工、机械制造等临港工业,一批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和投产,初步确立了大型临港工业框架。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86.9亿元,增长8.43%。临港工业已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导力量。
滨海旅游业快速发展。先后投资建设了世帆赛基地等旅游景区,积极发展“渔家乐”等民俗旅游。至2015年年底,全市拥有星级宾馆、饭店31家,旅游社130家,A级景区21个,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4个,旅游强乡镇13处,旅游特色村21处。全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3753.5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75.93亿元,滨海旅游业成为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
海洋科技成就显着。近几年,各类海洋与渔业培训基地、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示范点建设顺利推进。已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8家,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6家。投资2亿元的日照市海洋科普馆主体工程已建成。
海洋渔业持续稳定发展。海洋捕捞产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省前列,以海洋牧场、海上粮仓建设为主线,大力开展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浅海筏式养殖、人工鱼礁资源养护等生态、立体养殖。全市已批复29处人工鱼礁区,总面积2398公顷,规划建设海洋牧场4万公顷。2015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9.56万吨,水产业总产值54.83亿元,海洋渔业经济规模居全省第四位。
海洋相关产业均有较快发展。全市现有海洋化工与医药食品生产企业120家,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海洋船舶工业年实现产值63亿元,海洋工程建筑业年实现总收入42亿元,海洋电力业年实现产值4亿元,海水利用业年实现产值3.7亿元。
存在问题
日照市海洋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多不足和制约因素。
1.海洋经济发展的规模水平还不够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海洋经济的集约化程度还不高,经济总量偏小,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三大产业是日照市海洋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2015年三大产业产值占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5.4%,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化工、海洋装备制造业和海水综合利用业等附加值和科技含量高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少、规模小,海洋经济发展质量还不够高,资源利用方式粗放,产业链条较短,整体效益不高。
2.发展海洋经济的氛围不浓厚,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有关部门的海洋经济意识、蓝色国土意识还不够强。沿海群众在支持港口建设、支持海洋经济发展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只顾眼前利益,不从长远着想,不从大局着眼的“短视”行为。发展海洋经济的机制、体制还没理顺,没有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综合协调机构和明确的主管部门,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发展海洋经济的中长期规划。
3.存在一些发展海洋经济的“瓶颈”制约因素。 一是腹地制约。从世界各国和我国发达地区发展海洋经济的一般规律看,在港口区之外是庞大的物流园区,再之外是临港工业园区。而从日照市现有情况看,临港工业大都靠近沿海和港口,没有留出充足的港口物流空间,这为今后日照市的海洋经济发展和建设吞吐量6亿吨大港的目标增加了因难。
二是人才制约。科研设施落后,研发力量不强,新型海洋船舶设计、海洋新能源利用、海工装备等新兴海洋产业领域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现有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能力还比较弱。
三是资金制约。由于缺乏大项目支撑,新兴产业发展单体项目投资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特别是对技术创新研究开发、产业化前期成果孵化、中试等环节的投入匮乏,技术储备不足,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后续拓展能力薄弱。
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可行性
国家政策为日照市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市奠定了政治基础。同时,日照市也有地理、区位、基础和港路优势。
按照海陆统筹的原则从日照市的国土面积看——日照市陆域面积5359平方公里,行政管辖海域面积6000平方公里。按照新思维,日照市总的国土面积为11359平方公里,在山东17市中名列第7位,居中等偏上位置,与10个内陆城市相比,仅比临沂市、菏泽市面积小,比其他8个内陆城市总面积都大,因此日照市自身要重新定位、重新认识,充分发挥蓝色国土的优势,向海洋进军,向蓝色国土要潜力。
从日照市海洋产业相关主要指标来看——日照市2015年实现港口吞吐量3.61亿吨,居全省第二位、全国第八位、世界第九位;完成进出口总值151.85亿美元,居全省第四位;海洋渔业经济规模居全省前四位;临港工业特别是钢铁产能,随着总投资528亿元、一期年产精品钢1000万吨的山钢日照精品基地的建成投产,使日照市年产钢能力达到2000万吨以上,占据山东省钢铁产量的半壁江山;滨海旅游业收入稳居全省前列,具备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条件。
从区位条件看——日照市是沿海开放城市和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一员,鲁南经济带对外开放前沿,2014年被列为“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东临黄海,隔海与日本、韩国相望,位于泛黄海经济圈、环太平洋经济圈、我国沿海经济带与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交汇处,处在环渤海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圈、山东半岛城市群与鲁南经济带的结合部,居于沟通东西、连接南北、联系内外的战略枢纽上,是山东省重要的对外开放窗口和中西部沿桥地区的便捷出海口,海向和陆向腹地市场广阔,具有对外对内开放的双重优势,这为日照市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从港路优势看——日照市拥有日照、岚山两个国家一类对外开放港口,可规划建设各类深水泊位247个,年吞吐能力6亿吨,开发潜力巨大。目前,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通航关系。日照境内有3条铁路、2条高速公路、2条国道,10条省道、2条输油管道,交通运输便捷。日照民用机场于2015年12月22日正式通航,可直达15个重点城市。青日连铁路全面开工建设,日照至临沂城际铁路列入规划,瓦日铁路全线建成开通,胶新铁路完成电气化改造并送电通车。
从自然优势看——日照市拥有168.5公里海岸线,行政管辖海域面积6000平方公里,海洋岛礁33座、0.35平方公里。近海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各类水生生物资源200多种,海水可养殖面积10万公顷,沿海滩涂可养殖面积1700公顷。已规划建设4万公顷海洋牧场,已建成2398公顷海洋牧场,聚鱼及资源养护效果十分显着,有两处海洋牧场已分别被命名为国家级海洋牧场和国家级休闲垂钓场。海滨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拥有绵延64公里的优质金沙滩。近海海底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矿种8个,总储量35亿吨。这为日照市发展海洋经济创造了良好条件。
几点建议
明确提出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目标。根据日照市所处的区位、港路、资源优势,结合日照市的海洋城市特色,建议明确提出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目标,把发展海洋经济提升到战略的高度,使日照市能够充分利用沿海优势,发展海洋经济,实现超常规跨越发展。
制定市级《海洋经济发展规划》。规划要坚持高起点、大思路、宽视野,坚持近期、中期、长期规划相结合。如港口建设方面,到2020年吞吐量达到5亿吨以上,集装箱要达到400万标箱,相应的临港工业、滨海旅游业、港口物流业等都要明确发展目标。
进一步理顺领导协调机构。建议成立日照市海洋经济发展促进委员会,加强对海洋经济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推进,研究解决海洋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在海洋部门下设办公室,设立海洋经济管理机构,负责对海洋经济工作的调度统计、督查考核,搞好海洋经济运行分析等。同时,打响涉及海洋的3个国字号品牌,即国家级海洋公园、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生态建设与保护示范区,建议成立专门机构,制定规划,扎实推进,使其成为日照市的特色品牌。
加快保税港区和自贸区建设。要落实措施,在B型保税物流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加紧设立保税港区。同时,借山东省争设自由贸易区的东风,使日照市作为一个片区加入全省自由贸易区的行列,搭上自贸区建设这班车,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层次,为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海洋与渔业局)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