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腾
日前,由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共同印发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指出,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关键在人才。要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制造业人才队伍。同时明确提出,作为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之一,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2015年人才总量约102.2万人,至2020年人才缺口预计为16.4万人,而至2025年,缺口预计高达26.6万人。未来5年~10年,如何补齐人才“短板”,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重点任务之一。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分类。海洋工程装备主要指海洋资源(特别是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助装备,属于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产品。国际上通常将海洋工程装备分为三大类,即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其他海洋资源开发装备、海洋浮体结构物。从全球范围看,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是当前海洋工程装备的主体,包括各类钻井平台、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储油船、卸油船、起重船、铺管船、海底挖沟埋管船、潜水作业船等。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特性。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长,生产环节复杂,对产业关联程度要求高,而且技术存在内在关联性(体现为工艺的衔接、技术同源及交叉创新),需要通过产业集聚来实现技术资源的共享及技术研发的合理化分工与协作。此外,从事海洋工程装备建造的厂商必须具有完善的研发机构、完备的建造设施、丰富的建造经验以及雄厚的资金实力,行业进入壁垒相对较高。当前,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了三大生产聚集区,即以大连—天津—烟台—青岛为主的环渤海地区、以江苏苏中地区—上海—浙江浙东地区为主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深圳—广州—珠海为主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在低油价的影响下,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一片颓势,全球油气公司经营效益大幅萎缩,海工建造接单定额大减,平台租赁租金大幅下降,海工市场面临极大挑战。自2014年以来,无论是钻井平台、生产平台还是海工船市场,均出现量价齐跌的态势。中国海工产业面临市场需求低迷和产业竞争供需两端的双重压力,面临的国际订单交付风险也越来越大,进度拖期导致的成本逐渐增加。特别是大部分海工企业出现产能结构性过剩,而消化这部分过剩产能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可以预见,油价下跌造成的海工市场低迷形势短期内不会有大幅改变。
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人才短缺主要表现为高素质员工特别是从事详细设计、联合调试的人才供给不足。目前,中国承建的海工装备基本设计大多由国外企业负责,而详细设计一般在国内完成,但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的人才,使得详细设计图纸不够完善,返工现象频频发生,不少船企在制造海工装备时面临脱期的压力。此外,由于海工装备的设备众多,技术复杂,调试难度大,对相关人员的要求很高,我国在这方面的人才数量也难以满足生产的需要。以深水钻井平台为例,其主要结构和大型设备的安装需要使用大型起重机,推进器的安装必须在码头的深水中进行,许多电缆、管线的布置工作要在狭小的空间里完成,压载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以及钻井系统、锚泊及动力定位系统调试程序复杂。在整个海工平台投入使用时必须实现各个设备协同配合,需要大量的联接和调试工作,而相关专业人才严重短缺。
加快实现产业和教育深度融合,提高人才供给质量。面对短期低迷、长期向好的海工市场,《指南》的颁布实施可谓正当其时,为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修炼“内功”指明了方向和重点。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还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成长期,其知识技术密集的特性决定了设计、制造、安装和维护等各环节的复杂性,且涉及到多学科专业人才,培养难度很大。当前,我国一些高校已经开始了对海洋工程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探索,但仍未形成统一的、规范的培养模式。从长远发展看,要做大做强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必须大力培养本土化专业人才。未来5年~10年,按照《指南》的部署要求,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要以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为核心,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和学习能力,培养具备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高技能技师和现代产业工人。相关船舶及涉海院校应结合行业发展要求及人才需求特点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着力培养后备人才。同时,海工企业也应重视高端人才的培养,这不仅包括对本企业员工的培养,也包括对在校学生的培养。企业可以选择一些重点涉海院校开展合作,实施产学联合,为在校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以增强他们对海工装备产业的认知,也可以采用订单式培养形式与高校联合培养海洋工程技术、产品生产与经营管理人才。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