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探索海洋牧场“山东经验”:“到山东,有鱼钓”成共识

2017-08-04 15:03:00 来源: 齐鲁网 作者:

  齐鲁网8月4日讯(记者 郭静 通讯员 苏彬)近年来,山东以信息技术和工程装备为支撑,深入推进海洋牧场特色化、标准化、可视化、专业化建设,在生态、创新、富民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为全国海洋牧场建设探索出“政府示范引领、龙头企业带动、生态模式构建、信息化装备化提升、新六产打造”路子,形成了海洋牧场建设的“山东经验”。

  加大海洋牧场建设顶层设计。编制了《山东省海洋牧场建设规划》,提出了“一体、两带、三区、四园、多点”的空间布局。坚持“一厅、一室、一院、一馆”(展示厅、监控室、研究院、体验馆)的建设标准,提升海洋牧场建设的可见性和可控性。制定了全省海洋牧场建设规范和省级牧场评定标准,推动投礁型、底播型、田园型、装备型、游钓型五类海洋牧场特色发展。先后召开专题调度会、现场会等20余次,稳步实现了海洋牧场发展理念、建设规模、建设水平显著提升。2014年以来,我省累计投入财政扶持资金12.39亿元,扶持建设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52处,其中国家级海洋牧场14处,海洋牧场建设水平全国领先。

  突出合众科研创新能力建设。大力推行“科研单位+龙头企业+合作社+渔户”的“大渔带小渔”模式,促进海洋牧场规模化、区域化发展。国家驻鲁科教单位积极开展科技攻关,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实施科企对接。成立了“山东省人工鱼礁技术管理中心”,开展了近岸海域生态模拟试验,取得了一批关键技术突破成果。蓝色海洋“泽潭模式”、海接陆力“明波模式”、威海长青“721模式”等在沿海复制推广。大力推进海洋牧场装备化信息化建设,布局建设了全省海洋牧场观测网,目前已稳定运行的观测站数量达到21个,初步实现了对海洋牧场的“可视、可测、可控、可预警”。建立了省海洋牧场观测预警预报数据中心,目前全省已有16座海洋牧场平台投入使用,在建或准备建设的30座,数量在全国保持领先,第六次海水增养殖浪潮正在兴起。

  注重生态发挥生态效益。主动压减近岸筏式养殖面积83万亩,推行多营养层级生态循环模式,加大近海投礁力度,礁区基础生产力提升了64%,生物量增长5.3倍。选划185处省级海洋增殖站,累计增殖放流鱼虾贝藻各类苗种469亿单位,回捕增殖资源49万吨,实现产值157亿元,主要经济物种增殖放流直接投入产出比达1:17。

  推进“新六产”发展力度。扶持创建了15处省级休闲海钓基地,评定省级休闲海钓场28处。目前全省已拥有专业休闲海钓船189艘,举办各类赛事活动70场,其中省级以上赛事活动12场。15处海钓基地3年累计接待游客180万人次,直接经营收入4.1亿元,带动旅游消费48亿元。“渔夫垂钓”品牌在全国打响,“到山东,有鱼钓”成为业界共识和山东旅游新热点。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赵洁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