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姜镛
通讯员 翟羽佳
日前,山东省日照市成功入选“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典型示范区”,成为山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全域规划、全域建设、以海洋生态为特色的示范区。“海陆统筹、河海共治”“治海先治河、治水先绿山”的日照模式,被列为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典型经验,将在全国重点宣传推广。
2015年,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国家海洋局等11个部委联合开展了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创建。国家海洋局经过实地调研后,推荐日照市作为海洋特色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创建城市。
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中期考评组给日照作出了这样的评价:“日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立市工作,坚持规划引领、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宣传发动到位,生态保护意识深入人心,实践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日照市各级政府围绕‘绿绿青山,清清河流,蓝蓝海洋,朗朗天空’总目标,秉承‘陆海统筹、河海共治’‘海上文章从陆上做起’‘治海先治河、治水先绿山’的理念,突出海洋特色,设立海洋保护区,建设海洋公园,做到了垃圾不入海、污染不入海,实施林水会战行动,达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要求,推进了全域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日照市委、市政府以建设“蓝蓝海洋”为目标,精心组织实施了依法管海、科学护海、立体净海、退用还海等生态用海四大工程,不断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
一是实施依法管海工程,建立健全生态用海机制。坚持规划引领,制定实施了《日照市海洋功能区划》《日照市海岸带分区管理规划》等多个海洋总体和专项规划,完善了绿潮、赤潮、油污处置、海洋污染损失赔偿等应急预案,建立了海洋部门对生态城市规划、沿海防潮堤建设、海岸带治理等方面工作全程参与的机制;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市政府海域使用专题会议制度和全海域海洋生态红线制度,划定红线区26个,总面积83577.18公顷,占全市管辖海域面积的13.9%;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海洋生态补偿活动,累计征收海洋生态补偿金2.46亿元;在全省率先构建了海洋环境实时监测体系,在重点排污口、大型养殖区、生态敏感区规划了10套海洋生态监测系统,全市固定海洋环境监测站位达到95个。
二是实施立体净海工程,全面提升生态用海质量。日照市以海洋牧场为载体,实施立体净海工程。规划了“三大片区、一百万亩”海洋牧场,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3处、省级海洋牧场示范项目8处,打造了游钓型、投礁型、装备型、田园型、底播型5种类型的海洋牧场。
三是实施科学护海工程,精心打造生态黄金海岸线。对全市整个岸线分期分段进行整治修复,从北线的阳光海岸带精品岸线建设、万宝海岸带整治修复、大沙洼林场岸线建设,到中部小海河口海岸带整治修复,再到南线的岚山海上碑、多岛海洋生态修复工程,都取得明显成效,累计投入资金约30亿元,整治修复岸线30多公里。积极争取国家海洋局“南红北柳”工程试点推广,在南部日照港南区种植柽柳3000亩190万株,在北部两城河口栽种柽柳、白蜡等树种5000亩35万株,有效修复了滨海、河口湿地。
四是实施退用还海工程,着力打造临港生态产业。在全国首次开展退用还海工程,从2014年至2018年,计划投入175亿元,完成对日照港口规划调整,加快推进石臼港区“北煤南移”,将北港池打造成为清洁港区。腾出的1630米海岸线,将通过建设弧形长堤、岛礁等,对泥沙进行拦截,逐渐修复形成46万平方米的自然沙滩。该项目已被国家海洋局和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分别确定为国家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和开展占用优质岸线退出试点项目。此外,按照集约节约用海和生态用海的原则,对山钢日照钢铁精品基地项目用海方案进行了优化,尽量减少对优质自然岸线的占用和沿海生态环境影响。该项目共组织可研报告专题讨论25次,总图优化18次,技术交流、方案优化1200次,选用最新生态环保生产技术89项,用海最终申报方案中用海总面积减少211公顷,占最初方案用海面积的29%,占用自然岸线4200米,比原计划少占1300米,并对2204米海岸线进行综合修复。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姜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