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作家许晨讲述《第四极》故事:我亲临太平洋“蛟龙探海”现场

2018-06-04 14:49: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作家许晨(右一)与我国第一代潜航员合影。许晨供图

潜航英雄傅文韬指导许晨(左一)模拟操作“蛟龙号”。许晨供图

许晨在科考船上。许晨供图

许晨准备模拟下潜。许晨供图

大众网记者刘宇昕采访作家许晨(左一)。高忠业摄

  大众网青岛6月1日讯(记者 刘宇昕)近日,由第六届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许晨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第四极——中国“蛟龙”号挑战深海》入选鲁迅文学奖的预选篇目。据了解,这是一部以我国海洋科技界的 “国宝”——载人深潜器“蛟龙”号为书写对象、歌颂中国载人深潜精神的长篇报告文学,而该书作者许晨曾是中国作家中亲临 “蛟龙”号探海现场的第一人,他曾跟随科考队远赴西北太平洋进行深海科学考察。5月30日,大众网记者与作家许晨面对面,聊聊他和“蛟龙”号的那些故事。

  结缘“蛟龙”号 贴身体验科考工作酸甜苦辣

  说起他与“蛟龙”号的缘分,那还是在2012年7月,许晨刚作为引进人才调到青岛从事文学创作研究工作,恰逢成功创造世界探海纪录7000米的“蛟龙”号凯旋归来,国家海洋局、科技部在青岛奥帆中心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当时他就决定要记录“蛟龙号”的来龙去脉,讴歌其背后凝聚着的中国载人深潜精神。于是,许晨开始收集各种资料,但他总觉得要想写好这部反映 “蛟龙探海”的长篇报告文学,就一定要深入“蛟龙”号科考现场去体验一番。接下来的日子,他积极向上申请,最终在中国作协、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作协和青岛市文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得到了国家海洋局、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的同意,作为一名科考队员,跟随“蛟龙”去远航!

  “我们原本计划了40天的航程,但是因为遇到三次台风耽搁,最终在海上漂泊57天才回来。”许晨介绍,在船上的那段日子,由于船体的晃动摇摆,吃饭时一定要看好自己的饭碗,因为稍不留神,碗就滑走了。“有时刚打好的饭,一个不小心,就会扣在地上。”许晨说,与陆地上不同的是,在船上洗完手决不允许把水甩在地上。“本来船体晃动,地上有水,就更容易摔倒。”种种的小细节,让许晨对海上的生活如此难忘。历时57天,许晨与潜航员、科学家和水手们朝夕相处,真正品尝到了“蛟龙”号团队的酸甜苦辣,通过采访交流以及亲眼所见,许晨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素材。

  “加上前期的材料收集,这篇报告文学差不多孕育了四年,其中我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将作品完成。”让许晨难忘的是,在潜航员的帮助下,他在“蛟龙”号的工作母船“向阳红09”科考船上模拟下潜操作,完成了梦想。“由于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为了安全起见,我只能跟随深潜英雄傅文韬下到舱内模拟潜海。但这已经让我很兴奋了。”许晨向大众网记者介绍,当他来到“蛟龙”的肚子里,看到舱内的种种设置,让他激动不已。“傅文韬向我介绍了如何采集深海生物、探测海底矿产等,还模拟让我上手操作,这让我对深海潜水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许晨说,兴奋的同时,也让他再次感受到“蛟龙”号潜航员的不容易。

  “传奇故事”的背后是拳拳爱国心

  长篇报告文学《第四极——中国“蛟龙”号挑战深海》全书38万字,15大章节,曾被作家出版社总编室主任王元评价有着“生动的文笔,传奇的故事,深远的意境”,其中“传奇的故事”完全得益于作家许晨对众多科学家、深潜英雄和海洋工作者的扎实采访。“这篇纪实文学不仅仅写的是‘蛟龙号’的故事,更多展现的是人的精神。”许晨感叹地说,书中的很多人物身上的品质都深深地打动他,让他敬佩。

  像中船重工集团702所66岁的老专家徐芑南已经退休,并在国外同家人过着安闲舒适的生活。然而当来自祖国的一个越洋电话打来,得知国家因为研制潜水器召唤他时,徐芑南毫不犹豫地偕妻子回国投身潜水器研制的紧张工作中。家人也曾因为身体原因反对,但徐芑南说:“只要能为国家做好潜水器,我身上就感觉舒坦。”许晨在书中写到:“退休6年后,徐芑南重新披挂上阵,担当了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的总设计师,带领一批中青年科研人员,在大时代中续写深潜传奇……”

  “还有一个故事也让我非常感动!”许晨回忆,2009年8月,“向阳红09”科考船的备航工作正在进行,它即将承载着“和谐”号(当时还不叫“蛟龙”号)奔赴南海,进行7000米的载人潜水器首次海试。这时候,一名叫李永玉船员的手机响了,家人告诉他,他妈妈病重了,让他赶紧回家。电话陆续打了三遍,第三遍传来噩耗,让他回去奔丧。伤心过后,李永玉坚定地说:“明天要出海了,尽忠不能尽孝,这个时候我不能离开……”简单朴素的几句话,却埋藏着多少深挚而悲壮的情感。许晨在书中写到:“这只是所有海试队员公而忘私的一个缩影,还有许多类似的家庭事务,他们都像李永玉一样咬紧牙关挺了过来,从未影响一丝一毫的海试进程。”许晨介绍,书中类似这样拳拳爱国心的故事还有很多,让人为之动容。

  许晨对海洋文化有着深厚的热爱,为此不惜辞去《山东文学》社长主编的行政职务,来到青岛专心研究创作海洋文学。许晨表示,尽管不是出生成长在青岛,但来到这里工作就是青岛人,热爱青岛、热爱海洋。他感谢各级领导和众多朋友的关怀帮助,使他几年内成为一名真正的海洋作家。

  他计划写作出版“海洋纪实文学三部曲”,第一部《第四极——中国“蛟龙”号挑战深海》,首发于《中国作家》2015年第11期、由作家出版社、青岛出版社联合出版,获得了当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排行榜第三名和“中国梦”征文一等奖。第二部《一个男人的海洋----中国船长郭川的航海故事》,首发于《北京文学》2017年第4期,由青岛出版社出版,青岛市文联和市出版集团、报业集团等单位联合举行了首发式,也被列为此次鲁奖初选篇目。目前他正在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科学院邀请下,认真采写第三部作品,是关于海洋科学研究内容的,以此向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姜镛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