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刘乐斌
审签:李燕玲
美丽的灵山湾。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宣传部提供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山东专场。
“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情况,在发布会上得到了全面展现——经济实现量质齐升;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取得突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发展成果可感可及,也进一步提振了发展信心。
数据展现“四个加快”
山东是人口大省、文化大省、资源大省、经济大省,承载着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责任。肩负重托,不负期望,山东交出了一张亮眼的答卷。
这是一场用数据说话的发布会。发布会上披露了许多翔实的数据,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数据显示,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近3年年均增长6%以上,2023年达到9.2万亿元,拥有3个万亿元级城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超51%、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速近3年保持在12%以上,全国重点实验室达到21家,发明专利拥有量去年达到24万件、同比增长26.5%。高铁营业里程达到2810公里、居全国第一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8400公里。
建设海洋强省,山东采取了哪些措施?发布会上,山东省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山东海洋经济加快发展、海洋科技加快突破、港口建设加快推进、海洋生态加快改善,下一步将持续推进“港口、产业、生态”建设三大行动。
据介绍,为落实山东“更加注重经略海洋”“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等部署要求,山东不断创新思路举措,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坚持陆海统筹,奋力向海图强,海洋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主要体现在“四个加快”上:
海洋经济加快发展,2023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7万亿元,保持全国第二位。海洋科技加快突破,崂山实验室投入运行,46个“国字号”海洋科研平台集聚山东,近年来海洋领域有16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奖,居全国第一。港口建设加快推进,拥有20万吨级及以上大型泊位29个,“世界上有多大的船,山东就有多大的码头”,2023年货物吞吐量19.7亿吨、保持全国第一。海洋生态加快改善,去年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到95.6%,居全国第三位。
助力海洋强省建设
山东拥有3000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从开埠通商到自力更生,从对外开放到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走上了陆海统筹、向海图强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山东省海洋渔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电力业、海洋交通运输业7个海洋产业增加值居全国第一,蓝色正在成为山东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
建设海洋强省,港口既是窗口,也是支柱。作为港口大省,近年来,山东深入推进港口一体化改革,打造山东半岛世界级港口群,大力拓展港口海外航线,加快港区、园区、城区融合发展。2023年7月,山东省委、省政府出台《山东省世界级港口群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山东建设世界级港口群的步伐再次提速。2023年,山东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实现17亿吨、4000万标准箱“双突破”,完成历史性量级新跨越,体量规模雄踞全球首位。山东港口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全省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以港聚产,以产兴城,以城促港,港产城共生共荣,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山东港口与全省16市深化战略合作,实施港产城融合发展,规划发展临港产业,累计完成投资1547亿元,实现招商引资超118亿元,累计吸纳就业6000余人,成为城市发展的“金牌合伙人”。
海洋港口成为山东畅通内外循环、撬动海洋发展的战略支点。港口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一批大型原油、矿石、集装箱和 LNG(液化天然气)专业泊位相继建成或开工。拥有航线总数340多条,内陆港41个、班列91条,海铁联运箱量突破300万标箱,连续8年保持全国港口第一。国际物流大通道畅通全球,战略枢纽地位更加稳固。
绿色、生态永远是山东海洋事业发展最鲜明的底色。2023年前三季度,海洋旅游业保持高景气态势,监测企业营收增长面达72.3%,拉动海洋产业增长4.4个百分点。严格落实全海域生态红线制度,积极打造“海上绿水青山”。《山东省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完成首轮征求意见,沿海7市全部完成海岸建筑退缩线成果划定。全省累计整治修复海岸线400公里、滨海湿地9000公顷。黄河口实施“退养还湿”工程,恢复2.6万公顷湿地,东方白鹳、黑嘴鸥等珍稀鸟类群集。浒苔绿潮灾害防控处置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全省岸滩清理浒苔1.63万吨,较上年23.5万吨减少约93%,青岛市同比减少86%。实施互花米草综合防治,设立山东省互花米草防治攻坚专项小组,印发新一轮三年行动方案,将治理成效纳入全省林长制考核和沿海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互花米草清除率超过85%。
加速蓝色崛起,科技创新始终是第一动力。山东将海洋科技创新纳入新一轮《海洋强省建设行动计划》“十大行动”,着力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强化海洋战略科技力量,加快推进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创新创业共同体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截至目前,山东已拥有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威海)、国家深海基地、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等“国字号”科研平台46个,成为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
深入实施海洋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攻坚海洋领域“卡脖子”技术。“十三五”以来,全省共有16个项目获国家科技奖,占海洋领域全国获奖总数42.1%,居全国第一。印发《山东省“十四五”海洋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实施“透明海洋”“蓝色药库”等省级大科学计划和创新工程,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海燕-X”水下滑翔机最大下潜深度刷新世界纪录;深海 Argo浮标具备水下4000米稳定观测能力,填补国内空白;临沂滨海新材料公司自主研发的核电冷源过滤拦截系统国内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青岛明月海藻集团研发生产的超纯海藻酸钠实现国产化……
山东海洋创新创业环境持续优化。实施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蓝色人才专项,面向全球遴选海洋领域泰山产业人才团队29个,有效促进产业与人才深度融合。推动海洋领域“四链”融合,确定80个实施主体、111个技术攻关需求和155个人才引育需求。全省拥有全职驻鲁海洋领域院士20人,占全国33%。组建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启动建设海洋人才港,全省海洋领域国家、省级领军人才数量居全国前列。
山东省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揭牌,全国海洋科技大市场暨半岛科创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在青岛启动建设。率先建设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省海洋领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900家,首批涉海科技领军型入库企业达到81家。
发挥三大行动优势
据悉,山东将持续推进“港口、产业、生态”建设三大行动。第一个行动,聚力打造世界级港口群。把港口作为山东对外开放的最大优势,与沿黄河流域各省共建沿黄陆海大通道,加快形成陆海统筹、内外联动、东西互济的开放大格局。力争今年货物吞吐量突破20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4000万标准箱,让更多的货物通过山东港口通江达海、走向世界。
第二个行动,聚力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着力突破新技术。全力做好服务保障,推动崂山实验室规范运行;瞄准“卡脖子”问题,推进实施44项重大海洋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个示范工程项目。着力突出新制造。培育壮大海洋高端船舶和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集群,打造全球领先的海工装备研发制造、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三大基地”。着力培育新业态。大力发展海洋牧场综合体、海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形态,构建完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到2025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18%以上。
第三个行动,聚力绘就人海和谐新画卷。高标准建设黄河口国家公园、长岛(海洋)国家公园,实施海域海岛海湾、岸线岸滩、滨海湿地等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让山东的海更蓝、水更清、滩更净。高品质打造青岛“活力海洋之都”“仙境海岸·品重烟台”“千里山海·自在威海”“阳光海岸·活力日照”,3505公里海岸线更加多姿多彩,在齐鲁大地充分展现自然之美、生态之美、人文之美。
山东,跑出了高质量发展加速度,也给看好山东的各方来客提供了更广阔的赛道。(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 王晶)
责编:刘乐斌
审签:李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