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刘乐斌
审签:李燕玲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主题,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近年来,潍坊坚持陆海统筹、山海相济,着力壮大“蓝色经济”,激活“蓝色引擎”,拓展“蓝色空间”,筑牢“蓝色屏障”,美丽海湾生态优势持续彰显。
就在前几天,2024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山东主场宣传活动在潍坊举行,来自全国、全省海洋系统的专家学者齐聚潍坊为海洋发展出谋划策,既是对潍坊海洋贡献值的肯定,更是对潍坊未来海洋发展潜力的挖掘与探索。
潍坊市海洋发展研究院院长王英华表示,紧抓“蓝碳经济”发展三年行动契机,深度整合各方资源,合力破解海洋碳汇发展瓶颈,推进海洋碳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推动全市海洋碳汇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展蓝碳经济,潍坊条件优越,潍坊拥有全国唯一、面积最大的国家级柽柳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全省最大的海草床和贝类“仓”,全省第二的自然岸线保有率。近年来,潍坊着力打造海上粮仓,不仅有效促进了渔业增收,也极大发挥固碳作用。通过挖掘滩涂资源潜力,已建成潍坊龙威底播型、潍坊渤海田园型、昌邑市东北部田园型和昌邑北方底播型4处省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其中,潍坊龙威底播型海洋牧场陆续建成了面积约55公顷的人工鱼礁区,投资约2.6亿元打造多功能于一体的赶海旅游度假区,积极争创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山东潍坊龙威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洪军:“我们潍坊陆续成立了很多国家级、部省级的重点平台,我公司与中国海洋大学签订了院士工作站共建协议,成立龙威唐启升院士工作站,省级贝类体系工作站也设在我公司。现在我们利用科研技术优势,一方面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另一方面,积极探索碳汇渔业和滩涂贝类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途径,下一步公司将协同会员单位(首届海洋碳汇产业联盟)共同推动海洋碳汇平台建设和产业体系发展。”
耕海牧渔,让泥潭变金滩。为优化群落结构,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唱响海洋牧歌,潍坊持续开展增殖放流活动,2024年,潍坊将投入1777万元,购买7.8亿尾以上的苗种用于增殖放流。
潍坊寿光海洋渔业发展中心渔技推广科科长葛晓亮表示,寿光市每年投入300万元左右,累计增殖放流中国对虾、牙鲆、梭子蟹、半滑舌鳎、海蜇等各类水生生物苗种10多亿尾(只),大幅提升海洋水域生态环境,净化和改善水质,实现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早在2021年,潍坊市就启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工程,向繁殖迅速、没有天敌的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宣战”。目前,已清除互花米草192公顷,全市集中连片的互花米草得到有效除治。同时落地落实山东省首单互花米草防治专用的海洋生态植被救治保险条款,已对4080亩沿海滩涂提供海洋生态植被救治风险保障408万元,进一步保护了生态多样性。
投保人刘海南:“互花米草防治保险的投入,拓宽了资金来源渠道,吸引了社会资本支持互花米草的治理。”
除此之外,潍坊还累计争取中央资金7.28亿元,组织实施生态修复项目15个,修复滨海湿地2164.63公顷、岸线14.8公里,全市近岸海域水质创历年最佳水平,创新推出“柽柳+肉苁蓉”海洋生态修复模式,从“投钱变绿”到“以绿生钱”,打造了海洋生态修复“潍坊样板”。
“随着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滩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到了显著提升,恢复了底栖生物资源,形成了“芦苇茫茫、碱蓬红毯、柽柳绿林、众鸟栖息”的河口海湾湿地生态景观。”潍坊寿光海洋渔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陈英表示。
保护海洋生态,就是守护好绿水青山、守护好蔚蓝大海,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近年来,潍坊连续实施两轮主攻“海洋经济”战场行动,陆海统筹、全域向海,以攻坚姿态引领潍坊向海图强,海洋产业、港口建设、科技创新、生态修复等方面实现全新突破,海洋强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市海洋生产总值从2020年1226.4亿元增加到2023年1596.8亿元、年均增长9.2%,占全市GDP比重达到21%,海洋经济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潍坊市海洋发展研究院院长王英华表示,推进陆海“四个统筹”、实施经略海洋“五大行动”,打造港产城互融示范区,持续完善海洋产业体系、提升港口综合能级、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优化海洋生态环境,稳步提升海洋经济综合实力。以更高水平建设海洋强市,掀起向海图强的蔚蓝新篇章,为海洋强省、海洋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责编:刘乐斌
审签:李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