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刘乐斌
审签:李燕玲
日前,在第二届青岛“海洋·发展”大会上,由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等涉海高校院所共建的青岛蓝色种业研究院揭牌。定位于建设国际一流的海洋种业创新中心,该研究院将抢占蓝色种业发展制高点,促进海洋渔业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海洋渔业转型升级。
这是青岛以科技兴海为引领,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新“蓝”图上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近年来,青岛锚定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加快在科技政策谋划、创新平台建设、海洋人才集聚、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国际合作等方面攻坚突破,努力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洋科技创新高地,争当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排头兵。
将创新驱动作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驱动力,青岛不断推动海洋科技由跟跑向并跑、领跑跨越,为经略海洋增添新底气。
高端平台产出“高能”成果
在不久前举办的2024“崂山问海”海洋创新发展大会上,青岛研发的“瀚海星云”大模型、“问海”预报大模型对外发布,标志着青岛迈出建设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矩阵国内“第一步”。这背后,离不开崂山实验室的“虹吸效应”。该实验室汇集了由中科大、清华大学科学家领衔的国内顶尖团队,经过两年多研发,完成了具有1700亿参数规模的训练任务,为大模型的诞生筑牢了算法底座。
高能创新平台汇集高端创新资源,是催生引领性成果的沃土。目前,青岛已经拥有崂山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等涉海科研机构40家,涉海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56家,集聚了全国约40%的涉海高端研发平台。
各类创新要素在科创平台上高效流动、深度融通,塑造了青岛在海洋科技创新领域强大的策源能力。如,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薛长湖的带领下,青岛海洋食品营养与健康创新研究院正提速推进一项名为“高品质细胞培养鱼肉关键技术创新集成与产品创制”的项目。该项目以极具前瞻性的视野和技术,加快改变着传统鱼肉生产方式,为优质动物蛋白的获取、未来食品行业发展开辟新径。
构建高能级海洋创新平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级,青岛围绕高水平海洋科技自立自强前瞻性布局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在海洋科技自主创新上不断取得新突破——
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投入运行,“国信2号”“国信3号”开工建造;万米级无人自主“海燕”水下滑翔机下潜深度刷新世界纪录;HM2000型浮标成为唯一获国际Argo组织认可的国产化浮标;自然资源部海洋一所“白龙”智能化浮标成功海试,为深海气候观测提供重要支撑;全球首艘21万吨氨双燃料散货船在青签约建造,青岛新能源动力系统船舶的交付能力处于全球第一梯队;青岛港首创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智能管控系统,全球装卸效率最快;我国建造规模最大、重量最重的圆筒型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从青岛启航;“蓝海101”号首次远航执行中西印度洋公海渔业资源调查任务;黄海所国家级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项目通过验收,3项水产类技术入选全国农业主推技术;国内首个抗肿瘤海洋药物BG136临床进展顺利……这些成果不断标识着青岛在全国乃至全球海洋科技创新领域的引领示范地位,强化着青岛海洋科技名城的“显示度”。
立足海洋科创优势,青岛吸引、培育了一支高素质海洋人才队伍,目前共有全职驻青涉海院士23人,海洋人才总量突破37万。未来,青岛还要加码推进海洋领域高能级平台建设,通过支持崂山实验室高质量发展,推动部、省、市共建国家深海大数据中心、国家深海基因库、国家深海标本样品馆等国家深海三大平台,努力突破更多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形成更多现实生产力。
“硬核”支持强化科技供给
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前提。尤其是在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活跃期的当下,高水平经略海洋,离不开密集产出的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
而“从0到1”的技术突破,要求政府作为引导者和支持者,能够在关键环节“推一把”“送一程”。近年来,青岛多措并举,不断以科技创新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精准施策助力企业快速成长,推动“海创计划”“沃土计划”“硕果计划”联动发挥作用,目前,青岛涉海高新技术企业已经突破600家,为科技成果的产出强化了根基。进一步建立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库,青岛在人才、平台、奖励等方面给予头部涉海高企以全方位扶持。海程邦达、洲际船务、盘古智能制造等涉海高企已挂牌上市,乐航物流、海大生物、中加特电气也已启动上市辅导。
此外,青岛还聚焦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海洋生物、海洋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通过支持研发重大创新产品、突破产业转型升级等举措,不断强化科技资金供给。来自市科技局的统计显示,2021年以来,该局累计立项支持海洋领域关键技术攻关项目84项,支持资金2.28亿元,同时争取省级以上科技经费支持22.7亿元。
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能够在全球第二家实现组织工程级海藻酸钠产业化,就得益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岛市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计划等项目支持。“青岛区、市两级当时批复项目财政经费3000万元,要是没有这些科技项目支持,真不知何时才能完成产业化。”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德蒙感慨道。
当科技创新的广度、深度和速度不断深化,前沿技术领域交叉融合的趋势愈发凸显,青岛要在科技兴海的征程上抢占更多制高点,就必须探路科研新范式。其中,有组织科研这种可以促进各方通力协作的新模式备受推崇。
所谓“有组织科研”,就是围绕一个目标,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形成领域优势力量或者跨领域的交叉研究团队,建立高效协调的科研组织模式,打通产学研创新链条,推进“从0到1”的原始创新以及对产业的支撑引领。
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牵头,联合中国海洋大学、正大制药(青岛)有限公司、青岛海济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等高校、企业,协同推进科研院所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充盈着“蓝色药库”。目前,海洋一类新药“注射用BG136”、抗乙肝病毒海洋药物LY102等已进入临床试验,“蓝色药库”开发计划呈“聚集开发、梯次产出”的态势。
强化科技供给,青岛突出需求牵引和应用导向,面向重点领域和重点团队,以不断提高的研发支持、持续更新的协同创新模式,不断推动科技突破和产业升级。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成“闭环”
海洋科技创新成果只有应用到具体产业中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真正为经略海洋赋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将驻青涉海机构数量多、级别高、基础创新能力强的科研优势转化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优势,青岛正加快打造海洋领域“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体系,2023年,涉海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9.35亿元,同比增长约70%。
从顶层设计来看,青岛通过深入实施“硕果计划”,出台16项配套细则,促进海洋科技成果实现就地交易、转化和应用。去年,青岛还启动建设了海洋科技“大市场”,构建跨区域、跨国界转移转化新机制,力求推动更多海洋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推动海洋领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实现“闭环”,青岛还不断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着力打造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类要素深度融合的各类创新联合体。
不久前,山东省经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与青岛华航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强强联合,突破了海上激光雷达测风关键技术,大大降低了海上风资源数据采集难度及采集成本,相关成果在我国海上风电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样的牵手,得益于青岛市海洋监测装备创新创业共同体的“撮合”。该共同体获批建设三年以来,已经推动增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成员单位累计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13项、省部级科技项目36项,培育科技型企业7家。
放眼全市,这样的成绩并不鲜见:“省船舶共同体”正通过成果转移转化带动船舶产业链迈向高端,拉动造船产业集群加速崛起;“省海洋共同体”已累计吸纳成员单位超100家,培育海洋科技企业31家,全年研发投入超1.4亿元,突破产业共性、前沿技术31项……
此外,青岛还在不断建设以新型研发机构为代表的应用型科技创新平台,使战略科技力量大幅攀升,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据统计,目前在青涉海新型研发机构共有33家,主要涉及生物基因、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功能食品、海洋新材料、海工装备、海洋监测、海洋信息、智慧海洋等领域的研究及应用开发。
作为清华大学工程学科“下海”发展的重要布局,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就是扎根海工领域的新型研发机构。经过十多年的潜心研究,该院研发的气动式波浪能转换技术有效解决了波浪能发电装置成本高、性价比低、可靠性差和生存力弱的问题,使波浪能资源的规模化开发利用实现了产业化意义上的突破。
此外,青岛还建设了10家涉海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和111家涉海市级技术创新中心,其中90%以上依托企业主体建设,进一步提升了涉海企业的科技属性,增强了科技赋能的供给力。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青岛的蓝色“底色”愈发鲜明。加快形成海洋向“新”力,青岛正以强大的海洋科技创新实力,为海洋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为经略海洋铸就强引擎。
责编:刘乐斌
审签:李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