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刘乐斌
审签:李燕玲
前不久召开的山东科技大会上,省委书记林武在谈到科技创新时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科技创新作为重大任务,“一把手”要亲自抓。
如何体现“一把手”亲自抓的重要性?离山东科技大会召开不到10天的时间,青岛就在一天内出台两个关于科技创新的重磅文件作出了表率。
《青岛市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建设科技强市行动计划(2024—2028年)》(简称“科技强市行动计划”),从全局着眼,顶层布局了未来五年青岛科技创新发展的路线图。
《青岛市深入实施“海创计划”加快打造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行动方案(2024—2026年)》(简称“海创计划”),则瞄准重点领域,主打海洋这张“蓝色王牌”。
从这两个计划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青岛科技创新下一步的发力点和实施路径——
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引领、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线、以海洋科技创新为特色、以科技研发投入为保障,持续发展新产业、发现新模式、塑造新动能。
从“科技强”到“产业强”
科技创新的最好归宿是产业创新,产业创新的根本动力在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事关高质量发展的效率、动能和优势,是生产力跃迁的必然选择。
科技强市行动计划“开篇明义”,把“加快引领产业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动能”放在首要位置,“分门别类”地为不同产业找突破口——
对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等优势产业,通过“强链”突破制约产业升级、影响产业韧性的技术难题;
海信突破国产化超高清画质芯片
对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产业,通过“建链”满足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之下的新需求;对基因与细胞诊疗、深海极地开发等未来产业,通过“布链”推动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突破。
把突破核心技术作为引领产业升级的核心“法宝”,这样的“打法”在青岛已经见到了成效。去年,青岛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就达到了65.71%。
但仅依靠关键技术突破,还不足以完成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闭环”。如何真正打通从科研到产业的全链条,科技强市行动计划也指出了方向:既要面向“上游”促进前沿成果的产出,也要服务“下游”推动成果技术落地。
面向“上游”,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提高创新策源力。青岛积极推进以崂山实验室为引领的实验室体系,青岛将对新获批建设(重组)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建设期内,对牵头组建单位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补。
到2028年,青岛力争全国重点实验室达到15家以上、省重点实验室达到70家以上、市重点实验室达到300家以上。这些平台汇聚产学研用等创新资源,将成为前沿成果产出和先进技术落地的关键“出处”。
面向“下游”,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是推动科技与产业紧密融合的不二法门。科技强市行动计划明确,围绕重点产业领域,青岛将建设一批概念验证平台,提供科技成果概念验证、二次开发、工艺验证和中试熟化等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平台给予最高2000万元支持。
用好海洋这张“蓝色王牌”
在新一轮的科技创新竞争当中,更加重视、更多投入科技创新成为各地区、各城市的普遍选择。激流之中,不进、慢进都是退。怎么进、怎么快进?青岛一直以来都有自己的核心优势。
那就是海洋。尤其是在海洋科研领域,青岛的优势突出。正如海创计划中提出的,青岛在海洋科技创新领域的定位是“国际级”:
青岛不仅要成为国家海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还要努力成为全球海洋科技原始创新策源地,初步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青岛最应该打好海洋这张“蓝色王牌”。
从2021年开始,“海创计划”就以强链、补链塑造着青岛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动能。最近出台的海创计划,则标志着这一政策开启了“2.0版本”。
国际级的目标设定,来自青岛在海洋科技、海洋产业领域深厚的积累和亮点的成绩——
“点”上瞩目: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世界最大吨位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P70”等“大国重器”从青岛驶向深远海。
“国信1号”养殖工船
“面”上亮眼:青岛去年海洋生产总值5181.3亿元、同比增长6.5%,分别占全国、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的5.2%和30.5%,列全国沿海同类城市第三位;今年上半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预计增长约7.7%。
面向未来,青岛锚定海洋信息、船舶与海工装备、智能航运、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现代海洋渔业、海水淡化与海洋能6个优势产业以及海洋物联网、深海开发2个未来产业,配套开展海洋高端平台建设、海洋产业创新引领、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海洋科技型企业培优、海洋高层次人才引育、海洋国际合作拓展等六大工程,推动产业能级再提升。
突出企业这个关键主体
截至去年底,青岛共有近8000家高企、93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它们是科技引领产业发展的具体“执行者”。
从国家、省级科技奖获奖项目中也可以看出,青岛获奖项目中,企业牵头、参与过半。在青岛科技创新的格局中,企业占据了主体地位。
但也要看到,与经济体量相当的城市相比,青岛科技企业的规模仍有差距。以高企为例,深圳2.47万家、杭州1.5万家、武汉1.45万家、广州1.3万家、成都1.3万家、西安1.25万家,青岛还需奋力追赶。
抓住企业这一关键主体才能抓住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牛鼻子”。青岛两个计划都突出了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科技领军企业敢于“牵头”整合创新资源,梯次培养“科小”、高企、科技领军企业,整体壮大科技型企业队伍。
对不同性质的科技企业,青岛还提出了“定制化”支持思路。国有企业要深化改革,完善以创新为导向的评价和分配激励机制;民营企业则需要在更加公平、自由的“成长环境”中自由搏击。
当然,对企业的支持还需要实实在在地“给人”“给钱”。
“给人”,是通过定制政策、面向需求提供“订单式”人才培养等方式,突出企业作为用人主体,在引才、用才过程中的核心地位;“给钱”,是强化市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投入、引导社会资本的关注,用“金融活水”灌溉“科技之花”。(来源:青报观象山 记者 耿婷婷 编辑 赵笛 制作 宋尉嘉)
责编:刘乐斌
审签:李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