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质”致远 让海洋新质生产力“聚势而强”

2025-04-18 15:49:06 来源: 青岛财经网 作者:

  向海图强卷千澜,勇立潮头踏浪行。海洋,作为青岛最鲜明的城市特色和最大本土优势,正以澎湃的“蓝色引擎”,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踏步向前。

  蓄力向“新”,正当其时,青岛以“质”致远动力澎湃。在全球海洋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成为青岛抢占海洋经济发展制高点的关键。

  数智赋能 产业向“新”而行

  数字引领新格局,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距离正变得越来越“短”。近年来,青岛海洋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持续增强,崂山实验室阶段性任务顺利完成,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海工软件国产化项目启动实施,青岛蓝色种业研究院投入运营,“观澜号”海洋科学卫星、海上综合试验场等重大科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海洋科技大市场建成启用,这些都为海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加快现代海洋产业突破方面,“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生产装置“海葵一号”交付运营等成果,彰显了青岛海洋产业的实力。国际枢纽海港能级不断提升,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稳居全球前列,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作业效率屡破世界纪录。2024年,青岛海洋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在产业发展上,针对不同海洋产业分类推进、精准施策。在海洋装备产业,青岛持续提升研发设计与技术攻关能力,聚焦高端船舶和海工装备产品,紧盯绿色智能转型趋势,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自主配套能力,推动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发展。在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快实施“蓝色药库”计划,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推动海洋创新药物及海洋中药研发。同时,加大对海洋生物医药企业的扶持力度,建设更多海洋药物研发中试基地,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产业界出题,科技界答题。如今,青岛正在以“硬核”科技锻造新质生产力,奋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越来越多的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跑出科技成果转化的“加速度”。

  平台加码 让创新水平更高

  高处谋就,低处落子,壮大海洋经济的关键在科技。

  加快打造一大批建设起点高、创新产出高的海洋科技创新平台,能够更好地提高科技供给质量。围绕打造海洋战略科技力量,推动构建以崂山实验室为顶层,全国、省、市重点实验室为支撑的“金字塔”体系。布局“透明海洋”观测预测与信息服务系统、“科学号”海洋科考船、“观澜号”海洋科学卫星首发星座工程、“极地号”破冰调查船建设等一批需求牵引、应用导向的海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海洋科技创新平台是前沿海洋技术的“发源地”。青岛积极推动部、省、市共建国家深海三大平台,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建设古镇口科教创新区,打造国内最大海洋学科群。高水平建设蓝色种业研究院,加快构建海水养殖生物前沿育种技术体系平台,协同推进育种技术与产业发展。目前,全市涉海省部级以上创新平台145家,涉海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0个。

  在科技创新方面,突出产业导向,部署海洋创新链。布局具有牵引性的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如持续推进海上综合试验场等重大科技设施建设,为海洋科研提供更完善的平台,带动开辟海洋电子信息、深海开发等新领域新赛道。加快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深入实施“海创计划”,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联盟。

  此外,青岛还积极推动海洋科研机构与海洋装备制造企业联合攻关,提升海洋装备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构建创新协同、供应链互通的产业创新生态,促进科技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提升能级 让创新要素聚集

  人才是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青岛市坚持以人才集聚促进海洋科技创新、引领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产业+平台+人才”的青岛模式。

  在广拓产业场景方面,发挥产业和项目对人才的牵引力,实施“项目+团队”人才引育新模式,为海洋人才提供广阔的“用武之地”。“国信1号”养殖工船项目吸引涵盖船舶、养殖、生物、机械等多领域高端人才,形成185人的研发团队,相关领域持续取得突破。吸引中船船舶设计研究中心总部落户,弥补全省缺乏船舶研发设计不足,吸引50名船舶海工高端设计人才入驻,助推海洋装备产业发展。

  在构筑人才集聚新磁场方面,积极发挥青岛科研院所优势,通过高能级创新平台、创新性机制举措提升对海洋人才的吸引力、集聚力。据悉,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包振民、陈松林等12位领军专家领衔的青岛蓝色种业研究院,每年吸引近百位高校院所的高层次人才加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水产种业人才团队,服务青岛打造“蓝色种业之都”。充分发挥院士专家“以才引才”作用,在全球范围内举荐海洋领域高端人才来青创新创业。

  在营造人才发展优生态方面,组织实施“海洋人才集聚行动”,开展现代海洋英才评选,每年评选10名海洋英才,最高奖励30万元,精准激励海洋人才创新创业。在全国首创实体化“人才赋能中心”,链接政府部门、高校院所、社会机构等服务资源。实施“定制化”人才服务,发放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在住房、医疗保健、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全链条服务保障。

  青岛在培育和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的征程上已迈出坚实步伐,未来将继续乘风破浪,为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而不懈努力,在全球海洋经济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责编:展宝蕊


审签:李燕玲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