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潮评 | 滨州:勇立潮头 绘就 “海上新山东” 绚丽篇章

2025-09-18 09:46:49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大众网评论员 吕芳缘

  在“海上新山东”的宏伟蓝图中,滨州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与创新发展理念,成为一颗耀眼的明珠,以实际行动践行向海图强的发展战略,为山东海洋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港口升级,打通海洋经济动脉

  滨州港作为滨州海洋经济的关键枢纽,正经历着全方位的升级蜕变。近年来,滨州持续推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四港联动”战略,增加生产经营性泊位数量,提升港口吞吐能力。港口就如同经济发展的“动脉”,源源不断地输送着资源与活力。不断完善的滨州港,吸引了众多大型企业落户临港区域,促进了产业集聚,打通了滨州与国内外市场的海上通道,为海洋产业发展搭建起坚实的物流平台,带动了临港工业、仓储物流等相关产业蓬勃兴起。

  产业创新,打造海洋经济高地

  滨州在海洋产业创新方面成果显著。在新能源领域,依托广袤的海域与丰富的风力资源,滨州市的千万千瓦级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和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建设正在加速推进。像华能滨州85万千瓦光伏项目,采用“水上光伏发电+水下海产养殖”的循环经济模式,同时兼顾海水晒盐与提溴等,实现海域空间立体开发和综合利用。这种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极大提升了海洋资源利用效率,让海洋经济发展更具活力与潜力,打造出具有竞争力的海洋经济高地。

  渔业转型,深挖海洋渔业价值

  滨州的海洋渔业正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产业化转型。以沾化区为例,这里利用渤海湾滩涂,创新提水式海水养殖技术,联合科研机构攻克对虾育种难题,建立起从苗种繁育、生态养殖到冷链物流、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曾经荒芜的盐碱地,如今因盐田虾养殖成为致富的“希望田野”。通过科技创新提升海产品品质,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滨州渔业不仅实现产量增长,更在市场上赢得了更高的经济效益与品牌声誉,为“海上新山东”的“蓝色粮仓”建设贡献了滨州力量。

  政策护航,优化海洋发展环境

  政策支持是滨州海洋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滨州将海洋经济产业链列为重点培育对象,从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到人才引进,给予全方位支持。政府积极搭建产业发展平台,优化营商环境,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海洋产业技术创新与升级。这种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导,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海洋经济领域,形成了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海洋开发的良好局面。

  滨州在“海上新山东”建设中,通过港口升级、产业创新、渔业转型与政策护航,在海洋经济发展的赛道上一路疾驰。未来,滨州将继续秉持向海图强的信念,在海洋这片蓝色沃土上深耕细作,为山东海洋强省建设续写更多精彩篇章。

责编:展宝蕊


审签:李燕玲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