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海洋合作中发出 “青岛声音”

2025-11-21 10:52:58 来源: 大众日报 作者:

  今年9月,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在青岛举办,吸引了众多外国合作伙伴参加。(资料图)

  11月6日至8日,在厦门举办的APEC蓝色市民社区国际交流会上,“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下称国合中心)分享了青岛西海岸新区蓝色市民社区培育经验,来自智利、印度尼西亚、韩国等14个APEC经济体的代表聆听分享。

  “海洋十年”是近年来联合国发起的最重要的海洋倡议。纵观国内,青岛已成为深度参与“海洋十年”的先行者。2023年,全国唯一由自然资源部批准,聚焦联合国“海洋十年”行动计划,部、省、市三方共建的国合中心落地青岛。

  此后两年间,国合中心引入全球海洋观测伙伴关系(POGO)全球首个区域办公室等6个共建国际机构,瞄准海洋领域全球性权威机构,建立招引目录,精准引进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国际理事会青岛中心等机构。

  今年6月,联合国“海滨之城”平台全球秘书处正式落户国合中心。“期待秘书处能够充分发挥青岛的区位与资源优势,推动全球海滨城市在海洋治理领域的深度合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洋政策与区域协调主管、联合国“海洋十年”全球协调员朱利安·巴尔比埃表示。

  高能级合作平台的不断落地,使青岛在全球海洋合作中的“曝光度”越来越高。

  今年2月,首届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城市大会在青岛举办,吸引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位海内外嘉宾现场参会,吸纳8个“海滨之城”平台新成员、新伙伴,签署了2项重要合作备忘录和协议。

  今年9月,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在青岛举办,举行“1+1+4+5”框架活动,吸引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的1824位嘉宾出席。同期举办海洋城市市长对话会,吸引法国、马尔代夫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400位嘉宾参会,联合山东沿海七市和外国市长代表发布《全球蓝色伙伴关系青岛倡议》。

  平台建设之外,青岛在“海洋十年”行动方面也走在前列。“我们牵头的‘海洋与气候无缝预报系统’(OSF)国际大科学计划进展非常顺利,在国际上获得了高度关注,参与国家从2022年申报时的25个拓展到现在的52个,课题数量从最初的6个拓展到现在的11个,合作伙伴与覆盖内容大幅提升。”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乔方利研究员介绍。

  “海山生境绿洲关注(SHOW)”项目将联合研究深海海山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及其多尺度连通性;“亚洲主要三角洲海岸带灾害防治”项目将系统评估亚洲主要三角洲海岸带灾害的强度、时空分布、风险和未来发展趋势……截至今年6月,青岛共有12个项目入选“海洋十年”行动,占全国三分之一,总数位居全国第一。

  丰硕的合作成果和实践经验,让青岛在全球海洋治理领域发出“中国声音”,输出“中国方案”。

  今年6月,法国尼斯,联合国海洋大会的一场边会上,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科研团队牵头,向全球用户免费开放滨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海洋方案工具包(COAST)。这个工具包,是我国科研人员深度参与“海洋十年”的集体智慧结晶,其中收录了青岛西海岸新区的两个生态保护修复案例:唐岛湾海草床生态修复案例及灵山岛——负碳海岛案例。

  开放向海,一直是青岛鲜明的发展特质。在国际海洋事务中,从“旁观者”到“参与者”,再到“引领者”,青岛不断谱写海洋国际合作交流新篇章。

责编:展宝蕊


审签:李燕玲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