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刘乐斌
审签: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杜郑敏 济南报道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渔业是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海洋大省、渔业大省,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大力实施“海上粮仓”建设,推进渔业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在渔业综合实力、水产绿色养殖、养护水生生物资源、水产种业、远洋渔业、渔业三产融合、渔业执法等多方面创新发力,渔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奏响了渔业渔政发展的最强音。
渔业三产融合成效显著 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第一梯队
秋季是吃螃蟹的好时节,位于东营市垦利区永安镇的东营市惠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大闸蟹养殖基地里一片忙碌,十余位蟹农正在池塘边,用香草绑扎刚刚捕捞上来的大闸蟹。不远处,采购大闸蟹的车辆已排起长队,等待装货。
作为黄河流域最大的大闸蟹生产加工基地,东营市黄河口大闸蟹精养面积目前已经达到了8万亩,年产量7100吨,品牌价值达26.12亿元,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已发展成为沿黄沿海盐碱地上的特色渔业产业和推进乡村振兴的示范产业。
在齐鲁大地上,像惠泽农业科技公司这样的水产品加工企业,山东省共拥有1700家,其中规模以上520家,总产值高达1099亿元,居全国第一。十年来,山东渔业一二三产业不断开拓发展新路径,渔业三产融合成效显著。
“以前我们个体养殖大闸蟹,卖出去的不多,蟹子的质量也没有现在高,自从跟着公司学习了专业的养殖技术,蟹子的质量也上去了,销路也打开了,收入自然也就多了。”惠泽农业科技公司的工作人员杨先生告诉记者。
据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年来,山东持续对标对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海上粮仓、海洋强省建设等目标任务,持续推动全省渔业高质量发展。数据统计,2021年,山东省水产品总产量854.4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4050.2亿元。远洋渔业产值49.1亿元,渔业产值1732.5亿元,渔业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前列。渔民人均纯收入25179元,高出全国平均数1737元。
维护生态平衡 养护水生生物资源绿色健康发展
身处大海深处,触目蔚蓝,海风轻拂,人们在这里观美景、闲垂钓,鱼虾贝藻参在这里自由繁衍生活……这是烟台海洋牧场的真实写照。
养护水生生物资源,维持渔业生态平衡,是山东保护渔业绿色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和内容。其中,建设海洋牧场、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推进水产绿色养殖都是有效的行动措施。
多年来,山东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海洋强省”建设工作部署,强力推进生态安全、智慧透明的五类特色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目前,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59处,数量居全国首位。
首创全国“云放鱼”模式,放流规模、管理水平及增殖效益等均位居全国首位。十年来,全省累计增殖放流799亿单位,回捕产量37万吨,创产值127亿元,对于涵养水生生物资源、维护渔业生态做出了不可小觑的贡献。
山东渔业水产养殖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导下,大力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集成创新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强化养殖尾水综合处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夯实产业基础加大科技投入 水产种业领跑全国
2020年,由鲁东大学牡蛎种质创制与高效养殖工程研究中心自主创新选育的长牡蛎“鲁益1号”获得农业农村部审定并颁发的“水产新品种”荣誉证书,“鲁益1号”是我国首个高糖原含量长牡蛎新品种,打破了国外对四倍体技术的垄断,有效提高了我省乃至我国水产良种覆盖率,从产业源头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综合推广效益高达数十亿。
据了解,十年来,山东大力支持水产种质资源场建设,鼓励开展新品种创制、良种推广,不断增强水产种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夯实保障优质水产品供应的产业基础。据了解,目前山东已通过国家审定新品种75个,数量居全国首位。
敢于“亮剑” 依法治渔能力稳步提高
依法治渔是我省保障渔业健康、公平发展的一大利器。据了解,山东出台渔船渔港管理等多项法规、制度和标准,与公安、海警、海事、法院等部门及周边省(市)建立协调联动和执法协作机制。建立健全五级责任体系,持续开展“渔政亮剑”“护渔护航”“清风”等一系列执法行动,严格落实休渔禁渔、依港管船等制度。十年来,共查处违法违规案件1.6万余件,清理整治违规网具62.2万张/套,取缔涉渔“三无”船舶 1.33万艘。
回顾十年,山东渔业发展蹄疾步稳,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振奋人心。未来,山东将聚焦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水域生态环境和优质水产品的需求这一目标,重点实施渔业发展六大工程。到2025年,基本实现环境优美、产品优质、产业融合、生产生态生活相得益彰的渔业发展新格局。
责编:刘乐斌
审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