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海洋文化自信应有三大着力点

2016-08-18 09:21: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核心阅读 

  从沿海区域文化的发展来看,体现中国作为海洋国家特性的一面是连续的,中国的海洋文化发展也是连续的。

  笔者认为,极大地提升海洋经略能力,增强海洋文化自信,需要把握好三个着力点:全球眼光与命运共同体意识;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中注重“民心相通”,进一步发挥文化的力量;强化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海和谐。

  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承载着生命的延续,民族血液里具有大海的基因。当历史进入21世纪,中华民族开启文明复兴大门的时候,保持和增强我们的海洋文化自信心尤为重要。

  中国的海洋强国战略与文化强国战略是相互呼应、互为一体的。建设海洋强国,应当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国文化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认识海洋。借鉴历史上海洋强国发展的成功经验,夯实海洋战略的文化内涵,把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和运用体现到海洋安全保障、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科技进步、海洋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使海洋战略成为国家海洋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

  认识中华传统海洋文化价值  树立和增强海洋文化自信,需要深刻认识和充分肯定中华传统海洋文化价值,增强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带着文化复兴和文明传播的使命感和自豪感,把海洋变成文化交流的通途,心灵互通的媒介,繁荣发展的舞台。

 

  海洋是中华民族最深处历史记忆中的重要部分之一。陆地中国与海洋中国不是对立的关系,海洋文化是中华原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在祭祀时,都是将河(陆)、海联系在一起,即所谓“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江而后海”。

  从《山海经》这部现存中国最早描写海洋的重要典籍中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的文化基因,并没有“大陆中心论”的倾向,而是山海并存的世界观。传世的《山海经》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不仅其中《海经》篇目最多,《山经》的内容也大量涉及到江河与海的描写,记录了中国古代先民对于海洋的探索、向往与认知,反映了海洋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中国古代的东夷、百越的海洋族群依海而生,创造了特色鲜明的海洋文化,与中原内陆文化相得益彰。百越族群逐岛漂移的活动范围,经东海、南海而直达南太平洋诸岛,是人类大航海时代之前最大规模的海上迁徙。汉武定南越后,随着东夷、百越被纳入华夏文化体系,海洋文化被进入沿海地区的汉族移民所承继、涵化,和汉化的百越后裔一道,造就了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铸造了中国海洋精神。

  宋元明清四朝,也曾把经略海洋作为国策,虽然其间统治思想在整体倾向上存在着大陆性压倒海洋性的倾向,对中国的进步和人民的利益造成了极大伤害,但从沿海区域文化的发展来看,体现中国作为海洋国家特性的一面是连续的,中国的海洋文化发展也是连续的。海洋给中国沿海地区带来重要商贸利益,聚集了以海为生的庞大人口。发达的航运连接着繁华的港口城市。航海技术的发达与海上贸易制度的创新活力,使中国人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中,形成了延续2000年的海洋文化传统。

  浩瀚的海洋培育了包容大气的中国文化精神,大禹治水的成功是把滔滔洪水导入大海。在《庄子·秋水》篇中,浩瀚无边的大海更是“大不自多”的人格象征,万川归之而不盈,尾闾泄之而不虚,令曾经自满的河伯望洋兴叹,愧疚不已。海洋博大浩淼,包容万川而不自满,与受到生活空间的限制而不可语于海的“井蛙”,与受到生活时间的限制而不可语于冰的“夏虫”形成了鲜明对照。这一重要的文化意象,深刻地影响了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心灵。

  中国当前的海洋战略,本质上是对海洋大国的回归,是固有海洋文化精神在21世纪新海洋时代的复兴。对传统的海洋文化而言,既有传承,也有创新;既是回归,也是全新的建构。出色地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任务,既是对中华儿女文化建设能力的检验,也是对我们文化自信心的考验。

  把握着力点  增强海洋文化自信  极大地提升海洋经略能力,增强海洋文化自信,需要把握好3个着力点:

 

  一是全球眼光与命运共同体意识。世界大同是中国古老的理想,中国文化自古就有“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公共意识,有“天下为任己”的抱负和担当。这些文化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我们今天的海洋强国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引作用。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心,使其在21世纪发扬光大,成为新海洋时代的全球眼光与命运共同体意识,使中国的海洋战略成为世界和平的动力,使占地球3/4的海洋成为蔚蓝辽阔的和平空间,让中国文化成为世界和谐秩序的强力支柱。

  为此,我们不仅要加快充实现代化海军实力,强化海权的物质基础,同时也要使海军作为传播中华文明的力量,载文明而行远,布和谐于四方。

  21世纪的海洋时代,是世界成为“地球村”的时代。当今的海洋意识不局限于一国一地的幸福与安全,而包括国际公共海洋利益和安全。无论是从中国海洋权益的角度着眼,还是从天下为公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出发,我们的文化自信都必然包含国际公共海域秩序的建设和维护。大国的海洋权益,远不止周边海域,国际公共海域、南北极地及其周边海域、国际航海通道、国际海底等,都有着中国巨大和潜在的国家战略利益。相关国际制度的建设,也有待中国更多、更具建设性的参与,有待中国海洋精神的贡献。我们和周边国家在海洋问题上,应该是更多地促进共同利益的发展,不断消除矛盾冲突。按照中国海洋文化精神传统,我们理所当然应该高举国际海洋通道安全的旗帜,因为我们深深懂得,中国人民与各海洋国家的通道安全需求是完全一致的。

  二是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中注重“民心相通”,进一步发挥文化的力量。正如历史上海洋强国的兴起绝不仅止于船坚炮利一样,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更不是简单的经济、技术工程,而是一项世界文明进步的创举。不能单靠资金投入形成真正的影响力,单靠技术、军事实力也不能成为真正的海洋强国。海洋战略需要文化的参与,民心的相通,大众社会心理和社会舆论的支持。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曾经是亚洲海洋重要的文化载体,东西方合作、交流和对话的通衢大道,是早于西方资本主义海洋世界体系的另一种世界体系。这个世界体系以海洋亚洲各地的海港为节点,以自由航海贸易为支柱,以经济、文化交往与合作互惠为内容,包容了不同国家、民族,不同文化形态的海洋文化,是区别于弱肉强食丛林法则的另一种体系,体现了和平、和谐的世界海洋秩序。中国各朝各代利用这条海上大通道联通世界,与沿途国家加强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都不是以中国武力强势和经济强势胁迫来实现的。

  今天中国建设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通过“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一系列规划项目和实践,促进沿线国家深化合作,建设成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这本身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是文化自信的集中表现。

  三是强化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海和谐。海洋占地球表面积达70%以上,关系到全人类的生存和健康。

  海洋生态文明的建设,既要以精神文明和核心价值观念的建构为向导,也要有制度体系和能力建设为基础。在这个向导和基础之上,有效提升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作用,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人才建设,强化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我们就可以用行动昭告世界,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走出一条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海和谐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将是中国海洋文化自信的最好体现。(作者单位:浙江大学)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婷婷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